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
◎ 来源 | 地产密探(ID:real-estate-spy)

房地产“救市”至今,试图托市的各地城投似乎越陷越深,央国企拿地异军突起也很猛,民企继续克制“保命”。

但近期以来,不少央国企也开始密集卖资产,大家预期的楼市复苏并未到来,如坊间所说的,若楼市不回暖,“拿地越多,可能死得越快”。

换句话说,救市要换个模式了。一定要区别于过去一味从需求端“降利率、降首付,财政给补贴”等刺激买房,但不少是一厢情愿,虽然居民的银行存款余额屡创新高,但楼市依然复苏不起来。

前不久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前9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、商品房销售及房企到位资金等全线下滑,比如投资端同比下降9.1%,销售端建面下降7.5%,房企到位资金则下滑了13.5%。

你说,急人不急人?当然,非常急人!据媒体报道,不少地方体制内的也开始降薪,一些单位都快发不出工资了。

房地产这个被戏称的“夜壶”,无论怎么被千夫所指,遭痛骂,但问题积累至今,也非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,若不救,这个“灰犀牛”的危害可能更大,拖累经济只是表象,大家的就业、生计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。

所以说,稳住楼市,在继续发展转型中去解决深层次矛盾,而非急踩刹车就能一蹴而就。从近几年调控的结果看,早已印证了这一点。

就近期观察看,救市两大转变即将到来:一是放开地价,价高者得,“面粉”会贵起来;二是适时放开房价限制,应该指的是一二线城市。

关于第一点,前不久有权威媒体曾报道自然资源部今年9月底已通知各省市取消土拍地价限制,以及远郊容积率1.0限制等。

10月23日,成都公告下个月中旬将集中拍卖7宗地,起拍价约51.33亿元,将采取“竞地价”,不再要求“最高限价” ,有5宗地位于成都主城区的青羊、金牛、成华。

当天,武汉披露17宗地的集中土拍公告,中心城区就占了8宗。更牛气的上海,当日各挂牌拟出让徐汇、宝山一宗地,其中徐汇地块起拍价超240亿元,宝山地块起拍价近70亿元。

近日,由住建部主管的《中国房地产报》头版最核心位置刊文说,土拍取消限价,重启“价高者得”,热点城市好地块竞拍将更激烈。

从成都、武汉及上海看,此次集中推地的“好地块”的确多,让好地块打头阵,自然用意深刻,有自由竞争才有溢价,为周边项目解套等。

“面粉贵了,面包能便宜吗?”房地产市场过去一直坚信不疑的 这个一贯逻辑,不知这次多城重启“价高者得”,会否重现过去热闹的地王狂欢?

关于第二点,前不久惠州保利一楼盘新房打五折被责令整改引发舆论热议,参考悦读《 》。 限价 令早就备受诟病,既影响供需信号有效传导,也让房企深陷流动性危机等,不能随行就市,房子卖不动。

10月23日,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《证券时报》头版罕见刊发了一篇标题为《适时放开楼市价格限制 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》的社评,核心要旨就是“当前的房地产市场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”。

去年9月起,广州就曾被媒体曝出放松限价政策,即新房备案价可上浮10%、下调20%,时隔一年后又被曝出取消限价令,只做不说。

如此看来,楼市取消限价,广州早已打响第一枪。为何要说《证券时报》这篇社论?实际上,这是一种楼市新风向。

今年9月6日,同样是该媒体,在头版社论曾刊发《因城施策取消非必要限购限售 支持楼市复苏》一文,彼时曾引发热议,但都认为不可思议。

但回头看,此后不久至国庆前夕,国内四个一线城市及更多新一线二线重点城市均大幅度放松了限购,如今该报社头版社评又呼吁”适时放开房价限制“,值得重视。

为何《人民日报》不出头发声而非要让《证券时报》放风?后者为市场化主流财经媒体,可影响到更多专业或主流人群,特别是资本市场。近期,A股市场跌跌不休,地产股破净超跌严重,继续信心提振,地产股权重高,也容易拉升大盘。

放眼当前楼市,唯一最敢说的房企大佬恐怕只有万科掌舵人郁亮了,上周其跟媒体交流时又正面驳斥了“住房过剩论”、“政策无用论”主导市场的偏悲观论调。

他认为,“短期看,市场存在压力,长期看,有信心。”中国房地产未来住宅建设中枢值是10-12亿方,今年预计住宅新开工不到7亿方,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。市场压缩得越厉害,向上修复的动能越大。

针对过去救市政策,郁亮认为“过去的政策,需求端发力较多,供给端关注不太多”,而近期重点城市重启土拍”价高者得“,加上取消房价的舆论升温,可预期供给侧解除楼市过多行政干预已势不可挡等。

编辑:密探君

文章来源:地产密探

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地产密探,转载须经授权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